武英門

【武英殿】

時代:明早期

分類:殿

區域:外朝西路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臺,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后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恒壽齋,西北為浴德堂。
  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華殿。崇禎年間皇后千秋、命婦朝賀儀也在此舉行。明代于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于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順政權。但很快就因軍心懈怠,無力抵抗入關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于武英殿草草舉行了即位儀式,翌日便撤離北京。
  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舉行小型朝賀、賞賜、祭祀等儀典??滴醢四辏?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宮等處維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
  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滴跏拍辏?680年)將左右廊房設為修書處,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之事,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余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滴跛氖辏?701年)以后,武英殿大量刊刻書籍,使用銅版雕刻活字及特制的開化紙印刷,字體秀麗工整,繪圖完善精美,書品甚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道光二十年(1755年)后刊書甚少,僅存其名。武英殿之書凡存而不發者一向貯于敬思殿中。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書,將完好者移貯武英殿,殘缺之書變價出售,此后敬思殿實際作為存儲版片之處。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燒毀正殿、后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筑共37間,書籍版片焚燒殆盡。同年重建。TAG標簽耗時:0.074696779251099 秒

撰稿人:蘇怡


關鍵詞: 武英殿 熙和門 面闊 進深 琉璃 歇山頂 須彌座 月臺 穿廊 配殿浴德堂 文華殿 千秋 命婦朝賀儀 李自成 多爾袞太和殿 乾清宮 親王 筆帖式 開化紙 《永樂大典》 聚珍版 叢書
問題反饋
圖書館

圖書館

視聽館

視聽館

故宮旗艦店

故宮旗艦店

全景故宮

全景故宮

v故宮

v故宮

在线中文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