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外景
乾清宮匾額
乾清宮內景
正大光明匾

【乾清宮】

時代:清嘉慶

分類:宮

區域:內廷中路

  乾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始建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毀而重建,現有建筑為清代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宮為黃琉璃重檐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筑面積1400㎡,自臺面至正脊高20余米 ,檐角置脊獸9個,檐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斗栱,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門窗。殿內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明間前檐減去金柱,梁架結構為減柱造形式,以擴大室內空間。后檐兩金柱間設屏,屏前設寶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后檐設仙樓,兩盡間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殿內鋪墁金磚。殿前寬敞的月臺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臺甬路與乾清門相連。
  乾清宮建筑規模為內廷之首,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宮殿高大,空間過敞,皇帝在此居住時曾分隔成數室。據記載,明代乾清宮有暖閣9間,分上下兩層,共置床27張,后妃們得以進御。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寢之處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測?;实垭m然居住在迷樓式的宮殿內,且防范森嚴,但仍不能高枕無憂。據記載,嘉靖年間發生“壬寅宮變”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宮居住。萬歷帝的鄭貴妃為爭皇太后鬧出的“紅丸案”、泰昌妃李選侍爭做皇后而移居仁壽殿的“移宮案”,都發生在乾清宮。明代乾清宮也曾作為皇帝守喪之處。
  清代康熙以前,這里沿襲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養心殿以后,這里即作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一些日常辦事機構,包括皇子讀書的上書房,也都遷入乾清宮周圍的廡房,乾清宮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強。
  雍正元年曾下詔,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存放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滴?、乾隆兩朝這里也曾舉行過千叟宴。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TAG標簽耗時:0.13460516929626 秒

撰稿人:周蘇琴


關鍵詞: 乾清宮 內廷 后三宮 琉璃 重檐廡殿頂 廡殿頂 面闊 進深 斗栱 五踩斗栱 金龍和璽 和璽彩畫 三交六椀菱花 明間 金柱 減柱造 寶座 正大光明 暖閣 仙樓 穿堂交泰殿 坤寧宮 金磚 月臺 嘉量 鎏金乾清門 壬寅宮變 西苑 鄭貴妃 李選侍養心殿 千叟宴
問題反饋
圖書館

圖書館

視聽館

視聽館

故宮旗艦店

故宮旗艦店

全景故宮

全景故宮

v故宮

v故宮

在线中文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