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樂圖》卷,明,周臣繪,紙本,設色,縱32厘米,橫239厘米。
周臣(生卒年不詳),字舜卿,號東村,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畫山水師陳暹(1405-1496年),摹古于宋人李成、郭熙、馬遠、夏圭,用筆純熟,所謂“行家”意勝耳。何良俊以為,與戴進(1388-1462年)并驅,則互有所長,亦是院體中一高手。兼工人物,古貌奇姿,綿細蕭散,各極意能。
圖繪江南水鄉漁人作業生活的場景。作者細膩地捕捉漁人們各種動作,扣魚、撒網、垂釣、撈蝦、織網等,以及他們天真自然的神態,表現他們淳樸的性情和一種于生計中尋找樂趣的生活態度,刻畫入微,生動明快。同時,傳達出文人心目中漁隱的回歸思想。繪畫技法上,人物以勾寫塑其形廓,薄色淡染,衣紋施镢頭描,水畫波線顯其動態,坡石以濕墨皴染,筆法純熟率逸,出自宋人寫實的繪畫風格。
引首文彭隸書題字:“江鄉漁樂?!扁j印“文彭之印”朱文方。
本幅款識:“東村周臣?!扁j一方白文?。癫槐妫?。
本幅左下王昶題記:“青浦王昶藏于珠街里第晴翠樓,樓名蓋錢塘山舟侍講所書?!扁j印“述”“庵”朱文連珠印。
尾紙文彭草書錄五代李珣《漁歌子》詞,并跋:“右《漁歌子》四首。不知何人???客命書,漫錄一送。三橋文彭?!扁j印“文壽承氏”白文方、“文彭之印”朱文方。
鑒藏?。翰懿桔ㄓ 瓣栆夭懿桔ㄨb定印”白文長方、“曹步郇書畫印”白文長方、“曹氏墨寶”白文方、“濮東居士墨寶”白文長方、“雨樓珍玩”白文方、“參野散人”朱文方、“古香閣印”白文方。史普印“史西眉鑒賞圖書”白文方、“史氏西眉”白文方、“臣普印”朱白文方、“溧陽史西眉真賞”朱文長方。另有“且快齋”白文方、“覺斯”朱文圓、“鑒賞”白文長方、“貞和堂珍玩”朱文方。
周臣(生卒年不祥),字舜卿,號東村,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活動于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畫法主宗南宋李唐、馬遠等院體畫風,并受文人畫的一定影響,功力深厚。周臣是一位富有創新精神的職業畫師,為了適應人們的欣賞趣味,他一方面突破職業畫師的局限,創作了大量以文人生活為題材的作品,一方面嘗試在技法上學習文人畫的筆墨情趣,使其作品具有周密雄勁而又清曠秀美的格調,在畫壇上獨樹一幟。唐寅、仇英為其門下高足。王昶(1725—1806年),字德甫,號述庵,又號蘭泉,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清學者。乾隆年進士,官至邢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學,收羅商周銅器及歷代石刻拓本一千五百余種,編為《金石萃編》一百六十卷。能詩詞、古文。 官名。漢代時僅侍從皇帝、太子講授經義。三國后正式置官。多以明經博學者充任,不常置,無定員。明代為翰林院屬官,正六品,掌講讀經史。清代沿置,順治元年(1644年)定制2人,十五年(1658年)增1人,俱漢官??滴蹙拍辏?670年)增滿官3人。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滿官2人、漢官3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各增1人。初秩正六品,雍正三年(1725年)改從五品。 中國書畫手卷的專業術語。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紙方,一般用以題寫書畫名稱或高度概括的品評,多為四字,與畫心之間有隔水分開。因開卷時首先見其,故稱“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現。 文彭(1498—1573年),明代篆刻家、書畫家。字壽承,號三橋,長洲(今蘇州)人。文徵明長子。精研六書,又汲取秦漢璽印營養,其篆刻風格質樸典雅,篆法方折渾厚,章法疏朗清新,對當時和后世文人篆刻流派的創作有極大影響。兼善書法,篆、隸、真、行、草各體皆有很深的功力。亦工繪畫,善寫墨竹,筆法縱橫,得文同三昧。
又名“拖尾”,是書畫手卷的一部分,位于后隔水之后。用鑲料紙接成,主要用以加大手卷的軸心圓周,以適于在手中把玩并起到保護畫心的作用,同時可供鑒賞者題寫跋語。TAG標簽耗時:0.02498102188110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