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通高101厘米,長48厘米,寬39厘米。
此椅的搭腦、立柱、腿牙及底棖均以湘妃竹制成,惟靠背板心及椅面為黑漆木。背板板心上部飾描金福磬紋,中上部開圓形團壽透光,中部以下飾描金蝴蝶菊花紋。椅的黑漆座面無紋飾,座面之下安有攢拐子牙,四條腿直下,至底端安有管腳棖。
此椅樸素清雅,結構簡潔工整,竹制構件與黑漆椅面、背板相互襯托,為典型的清中期家具風格。
裝在椅背或衣架之上用于連接立柱和背板的構件。椅背搭腦一般正中稍高并略向后卷,以便人們休息時將頭搭靠其上,故名。又名斑竹,亦稱“瀟湘竹”、“淚痕竹”。其竿部生黑色斑點,頗為美麗,是我國竹家具的優質用材?!恫┪镏尽分杏洠骸八粗?,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淚揮,竹盡斑?!贝祟愔裨a湖南地域。亦稱欹床。中國傳統家具中的一種坐具,現已很少見。其形式猶如椅子的靠背,是一種無座腿甚至無座面的坐具。其背后安有可以撐放的活動支架,可根據使用者的要求調節靠背的角度。它多在床榻上或席地使用。明高濂《遵生八箋》中說:“靠背以雜木為框,中穿細藤,如鏡架然。高可二尺,闊一尺八寸,下作機扃,以準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適情,甚可人意?!彼?、明繪畫中也可見到此種坐具。瓷器裝飾手法之一。其工藝是以毛筆蘸調和好的金粉,在燒好的瓷器上描繪圖案花紋,然后入爐經低溫烘燒而成。描金創燒于北宋定窯,南宋人周密《志雅堂雜鈔》記載:“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調金描繪,然后再入窯燒,永不復脫?!庇么笏庵{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鎮御窯廠亦常用描金裝飾顏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鮮紅釉描金器、弘治黃釉描金器、乾隆窯變釉描金器等。
傳統裝飾紋樣之一。常與梅、蘭、竹一起被喻為四君子,為文人所喜愛。
貼近地面安裝、能牢固家具腿足的棖子。TAG標簽耗時:0.0258750915527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