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43厘米,面徑35.5厘米。
繡墩通體髹黑漆,黑漆地上飾描金紋飾,圓墩面上為龍鳳紋,墩面側沿飾云紋及雜寶紋,束腰飾回紋一周,墩壁透雕夔紋并描金勾飾,圓形底座側沿上的紋飾與墩面側沿同,上下呼應。
在黑色漆地上加描金花紋的工藝技法。瓷器裝飾手法之一。其工藝是以毛筆蘸調和好的金粉,在燒好的瓷器上描繪圖案花紋,然后入爐經低溫烘燒而成。描金創燒于北宋定窯,南宋人周密《志雅堂雜鈔》記載:“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調金描繪,然后再入窯燒,永不復脫?!庇么笏庵{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鎮御窯廠亦常用描金裝飾顏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鮮紅釉描金器、弘治黃釉描金器、乾隆窯變釉描金器等。
古代一種常用的坐具,因其上面常覆蓋一方絲繡之物而得名,又名“錦墩”、“鼓墩”或“坐墩”,可用草、藤、木、漆木、瓷、石等材質制成,造型多種多樣,往往在親友交往等非正式場合中使用。
桌面四邊垂直的部分稱側沿。 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組成的紋飾。通常有珠、錢、磬、祥云、方勝、犀角杯、書、畫、紅葉、艾葉、蕉葉、鼎、靈芝、元寶、錠等。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稱。原是須彌座上梟與下梟之間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條之間縮進的部。束腰是我國傳統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樣之一。家具上常用的紋飾之一,由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寓意吉利深長,蘇州民間稱之為“富貴不斷頭”。在家具上,回紋主要作為邊飾,用于邊框、牙條、足端或束腰等處。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紋見于清代。 雕刻技法之一。一種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背景部分,有單面雕、雙面雕之分。另一種介于圓雕和浮雕之間,常用于民間床、窗、梁、護板的雕刻中。
我國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夔,神話中形似龍的獸名?!肚f子·秋水》中言:“夔憐蚿,蚿憐風?!贬屛模骸百?,一足獸也?!錉钊缗?,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TAG標簽耗時:0.059727907180786 秒